DIPE现场 | 澳门摄影双人展:海上花
• 2023第十届大理国际影会 •
“生活在别处——影像时代 爱在大理”
8月31日—9月05日
《题海上花》
(唐·李颀)
九衢浪起海涛高,万顷苍茫一望遥。
海上不知何处客,楼头只见海上花。
垒翠园主展区J栋,名为《澳门摄影双人展:海上花》的联展吸引了诸多摄影师与摄影爱好者的驻足观赏,本次联展的两位摄影师严芳和刘力仍,以共同的“澳门人”身份意识投射和不同的性别情思视角分别书写了他们真挚的影像之诗。影会记者在观展后深受触动,怀着对作品的好奇与思考对两位老师进行了简短的采访。 |
壹
严芳
《如梦之梦》
严芳的清醒,在她的梦幻之中。
亦如她的透明,在她的遮蔽之中。
作为酒店普通工作人员的严芳,在这里作为摄影师与你相见。这恰恰说明了摄影并不以任何外在身份来确定自身的价值,正如摄影史所一再证明的。
30年定居在一座城市,灵魂依然出窍。它催促着身体重新踏上没有地图的旅程。在这场身不由己中,一点点与自己重逢。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故,虽千万人、吾往矣!
白色的浴袍、浴巾和一次性拖鞋,都是酒店必备。它们既是极私密、极亲近的贴身衣物,又是漂泊无定、人在旅途的无声标记。它们被无数次整理好、挂在衣柜里等待陌生人。看着它们,严芳忽然明白,它们是她的。没有人比她更懂得它们的隐喻;也没有比它们更像她的第二层皮肤,比她本来的样子更接近于本来的她。
于是,所有熟悉的空间因为这个白色人影的介入,变成了现实与梦境的融合体,真实与虚幻的交织域。这是一个没有身份特征的身体,同时也是一个自带强烈定义的身体。她被自身的物质记号紧紧包裹着,又在这种遮蔽中释然地从心所欲。
因为摄影,我不再是我;
因为摄影,我终于是我。
这是严芳的梦游,也是更多梦的梦游。
人如是,城如是,世界如是。
——李楠
(资深图片编辑、评论家、策展人)
01
严老师您好,可以请您分享一下创作这组作品的出发点吗?
这组作品我是从2018年开始拍摄的,就是作为一个女性的一个设想。因为女性在社会上承担了很多角色,有母亲、有女儿、还有工作,就是很多方面的压力,有时候被各方面的压力包围时,会失去自己。这个系列就是我寻找自己的一个过程,就是在梦中去一点一点的跟自己相遇。因为我本身是在做酒店工作的,所以我就选择了浴袍和浴巾,因为它们就好像我的第二层肌肤一样。有一段时间,我感觉失去了自己,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一直寻找自己的身份,寻找自己的灵魂,好像发梦了一样。所以我就开始去探索,晚上我就出去以自拍的形式去拍摄这个系列,一步一步的去寻找自己。
02
展场设计是回归作品的,我们想带着观者一起去“入梦”,让观者通过在沉浸式的环境里去观看这个照片,从而引发自己的一些感触和思考。黑色的幕布,似乎也隔绝了现实与梦境,揭开幕布,踏入展厅入梦,随着感应灯光的变换去观赏,去思考。感应灯是随机触发的,观者进来的位置不同,观看的角度不同,灯关的明灭也不同,好似梦的穿梭一样,忽明忽暗,映入眼帘的画面都不尽相同。在这样一个展场里,观看的必然性变成观展的偶然性,空间语境建立了一种偶然性与必然性共存的状态。每个人经历不同,看作品时,感受会不同,梦也不同。再次拉开幕布,走出展场,回味起看到的作品,以及观展过程中的思考,就好似真的做了一场梦。
03
此次您和刘力仍老师一起到进行《澳门摄影双人展:海上花》的展览对于影会而言也很难得,您可以简单分享一下对影会的感受吗?
这次来到大理,展览自己作品的同时,我也在不断地去观看其他摄影师的作品,去学习,去交流,期待以后也有更多的机会到影会交流学习。
严芳老师的展馆如梦似幻,一道黑色幕布门,似乎切割了现实与梦境。幕布门外,是熙熙攘攘的人群,拉开幕布,踏入展场,忽闪的灯光,大幅的作品,观者仿佛入了一场梦——一场与作品对话,循着作品的足迹去找寻自己的梦。每一幅作品,都蕴含着一个找寻自己,又展现自己的故事。拍者入梦,观者亦然,看严芳老师的作品的同时也是在看自己。
严芳
1990 年代移居澳门,独立摄影师。早年学习绘画,2015 年开始摄影创作,尝试以女性的视觉语言探索影像的社会意义。2017 年出版个人作品集《爱丽斯的澳门》,并举办同名作品展。2018 年参加首届澳门女作家女艺术家书展。作品入选澳门文化局“澳门视觉艺术年展十优作品”。
贰
刘力仍
《多面之城》
因此,同样身处“多面”之中的我们得以知晓,每一个“多面”都是历史性选择的动态生成,也是历史性突破的深刻连接。它让我们体验的,远远超越一个空间,一座城。
——李楠
(资深图片编辑、评论家、策展人)
01
我这场展览的照片,全是拍澳门的景观,所以这个澳门标志性地点路牌的设计,也算是给观者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观者将自己带入到澳门这个场景中后,再去观赏这些图片,相信也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其次,澳门标志性路牌摆放在场馆的一个设计,也希望能增强观者对澳门的印象。

02
老师,可以请您大致介绍一下您作品的一个创作思路,以及此次作品的呈现形式的特点?
我拍摄的图片中的几个地点,基本上都是澳门比较热门的打卡地,也被很多游客所熟知。但是我作为一个在澳门生活了几十年的人,也对澳门有着自己的感受和看法,在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想以多元、流动、开放的影像去向大家展现澳门那些广为人知的地标。澳门作为一座海滨城市,所以我拍摄完这些图片后,将影像覆盖在凹凸卷曲的波浪形钢瓦上,呈现出一个动态化的空间影像,观看的角度不同,所能看到的内容也有所差异,透过看似虚幻的表象去探寻真实的澳门影像,多角度观看,逐步探寻,是一个很耐人寻味的过程。

03
老师,可以请您分享此次来参展影会的感受吗?
我希望可以把在大理国际影会的信息带回澳门,让澳门更多的影友了解到大理国际影会,以后也参与到影会中来,实现澳门与内地摄影师、影展的更多交流联系。
刘力仍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创作了多元、流动、开放的澳门影像。独特的展场设计,为观者营造出身临澳门的体验感。正如刘力仍所言“观看的角度,看到的景象也不同”,观者也是,看的人不同,感受亦不同。
刘力仍
摄影师,现工作生活于澳门、广东新会。 |
END
影像看世界,典藏看大理
更多大理国际影会资讯
敬请关注“大理国际影会官网”
“大理国际影会”公众号